如果你无法正常浏览邮件,请点击这里
For the Newsletter in English,please click here
免费投稿及阅读>>
《Automotive Innovation》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与斯普林格联合出版并全球发行、反映汽车工程高学术水平和技术进展的国际性期刊。
本期《Automotive Innovation》通讯,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 编委风采:同济大学闵峻英教授及其观点
2. 好文推荐:《Automotive Innovation》上关于安全、自动驾驶、轻量化等技术的4篇文章
3. China SAE近期动态:
   · 《Automotive Innovation》汽车轻量化专刊正在征集论文
   · 2019(第十三届)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ALCE)日程发布
   · 2019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发布

闵峻英 教授
同济大学教授,洪堡学者,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CIRP青年会员,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车身模具与装备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方向
轻量化材料热辅助成形、异种材料先进连接技术、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力学等
简介及成果
闵峻英于2012年12月在同济大学博士毕业,2013至2014年先后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和密西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同时兼任美国通用汽车研发中心的访问学者。2014年获得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同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并于2015至2017年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进行洪堡学者研究。他在2017年加入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并被评为教授。至今已发表SCI论文50多篇,其中25篇论文发表在JCR一区期刊上,在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30多次。已申请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5项。他在硼钢板热冲压成形、板材力学行为精确表征、搅拌摩擦单面铆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推动先进高强钢和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做出了贡献。
观点:汽车轻量化技术趋势和挑战
汽车轻量化是汽车领域永恒的主题,不仅仅是要节能减排和提高续航能力,还要提高汽车安全性能和操控性能等。“在合适的地方使用合适的材料”,“在合适的地方设计合适的性能”,以及“在合适的地方选择合适的连接工艺”,要求我们从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和成本等角度,系统地进行大量创新研究。






正面碰撞时驾驶员颈部肌肉收缩的实验和仿真研究
论文作者:高振海 · 李钊 · 胡宏宇 · 高菲
驾驶员意识到即将发生碰撞时,将本能性地收缩肌肉形成自我保护动作,并对驾驶员的运动姿态和损伤结果产生影响。本文主要研究颈部肌肉在正面碰撞中的响应及其对损伤的影响。本文首先在汽车性能模拟器上构造了具有高度虚拟现实感的汽车正碰工况,选取10名志愿者分别以20km/h, 50km/h, 80km/h, 100km/h驾驶模拟器,记录在碰撞发生时驾驶员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和斜方肌的肌肉电信号,并计算肌肉激活水平。接下来使用实验获取的颈部肌肉激活进行碰撞仿真,研究肌肉活动对颈部损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驾驶员在碰撞时产生自我保护动作,此时颈部肌肉的肌肉电信号较正常驾驶时明显升高。肌电信号随着车速增加呈现整体增大态势,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激活程度增幅较大,但头夹肌激活程度增幅不大。肌肉激活对驾驶员的运动姿态和负荷产生影响。碰撞发生前,具有主动肌肉力的主动模型头部向后伸展,而被动模型头部保持直立。在低速碰撞中,主动模型的颈部剪切力和伸张弯矩远远低于被动模型,张力高于被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颈部损伤情况在高速碰撞中则较为复杂。
关键词:颈部损伤 · 正面碰撞 · 主动肌肉力 · 驾驶模拟器
本文是吉林大学高振海教授及其团队开展的研究,引用词条如下:
Gao, Z., Li, Z., Hu, H.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cervical muscle contraction in frontal impact. Automotive Innovation 2(2): 93-101(2019)
阅读全文>>






基于四层激光扫描的积雪覆盖道路自定位系统概念研究
论文作者:Tetsushi Mimuro · Naoya Taniguchi · Hiroyuki Takanashi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许多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自动驾驶技术也得到了开发。但这些ADAS技术多数不适用于恶劣的天气条件。比如,检测车道最常用的前视摄像头不适用于积雪覆盖道路。本文中开发了一种适用于积雪覆盖道路路况的自定位系统,包括一台四层激光扫描仪和几个传感器,并且只需利用现有积雪地区路边的雪柱,无需其他道路基础设施。暴风雪来临以及除雪工作进行时,地面情况在短时间内会有很大变化,因此需要将自定位系统的地标设置为较高的物体,比如:雪柱。具备上述技术的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在暴风雪中沿着路面正常行驶。
关键词: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 · 恶劣天气 · 激光扫描仪 · 自定位系统
本文是秋田县立大学Tetsushi Mimuro教授及其团队研究,引用词条如下:
Mimuro, T., Taniguchi, N., Takanashi, H.: Concept study of a self-localization system for snow-covered roads using a four-layer laser scanner. Automotive Innovation 2(2), 110-120(2019)
阅读全文>>






常压空气等离子处理对复合材料胶接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
论文作者:王爽 · 闵峻英 · 林建平 · 孙成成 · 杨上陆
本文采用常压空气等离子处理(APPT)技术对复合材料(片状模塑料,SMC)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SMC胶接接头的剪切强度,并探讨了APPT处理后SMC胶接接头剪切强度提升的机理。研究发现,当等离子喷嘴与SMC表面的距离为20mm时,SMC胶接接头剪切强度达到最大,约为未被等离子处理的SMC胶接接头的3倍。X射线光电子能谱显示,APPT增加了SMC表面含氧官能团(C–O–H, C–O–C, H–O–C=O 和 R–O–C=O)的含量,显著地提高了SMC胶接接头的剪切强度。同时,APPT增加了SMC的表面自由能,改善了SMC胶接接头的剪切强度。此外还发现,表面粗糙度对SMC胶接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不明显。相比于表面粗糙度,表面化学性质和表面自由能对APPT处理后的SMC胶接接头剪切强度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等离子处理 · 复合材料 · 剪切强度 · 化学性质 · 表面自由能
本文是同济大学闵峻英教授及其团队开展的研究,引用词条如下:
Wang, S., Min, J., Lin, J., et al.: Effect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treatment on the lap-shear strength of adhesive-bonded sheet molding compound joints. Automotive Innovation 1(3), 237-246(2018)
阅读全文>>






钢-镁合金混合双帽型管的耐撞性优化设计
论文作者:郑国君 · 樊志远 · 张辉 · 周平
由于镁合金具有脆性材料特性,因此镁合金双帽型管难以得到实际应用。将镁合金和传统钢结合,可形成混合薄壁型双帽管以提高车辆的耐撞性。本文通过三点弯曲实验和仿真,以两种类型的混合帽型管——Hybrid-I(钢顶帽和镁合金底帽)和Hybrid-II(镁合金顶帽和钢底帽)为对象,对薄壁混合结构的吸能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多目标优化设计对两种薄壁混合结构进行了耐撞性优化设计分析,阐明了该结构所具有的轻量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Hybrid-I管和Hybrid-II管的能量吸收分别比双帽型DC04管高约44.7%和12.7%。与Hybrid-II管相比,Hybrid-I管具有更好的耐撞性和轻质性。同时,Hybrid-I管还具有比钢管帽型结构更好的轻质性能和比镁合金管更薄的壁厚。
关键词:轻量化设计 · 镁合金 · 混合双帽型管 · 耐撞性 · 钢
本文是大连理工大学郑国军教授及其团队开展的研究,引用词条如下:
Zheng, G., Fan, Z., Zhang, H., et al.: Crashworthiness optimization of steel–magnesium hybrid double-hat-shaped tubes. Automotive Innovation 1(3), 247-254 (2018)
阅读全文>>
《Automotive Innovation》汽车轻量化专刊正在征集论文
《Automotive Innovation》邀请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的Prof. A. Erman Tekkaya和同济大学的闵峻英教授为汽车轻量化专刊的特约主编,正面向全球轻量化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广泛征集论文,通过《Automotive Innovation》向全球发布轻量化材料、汽车轻量化结构设计及其制造工艺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

征文截止日期:2020年2月29日
网上投稿

2019(第十三届)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ALCE)日程发布
2019(第十三届)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ALCE)将于2019年9月18-21日在扬州举办。会议将分享和交流轻量化产业政策、技术路线和前沿技术,以及材料与关键零部件应用技术,探讨回弹、延迟断裂等专业技术,预计会议将吸引近1000名工程师参加。目前,会议日程已经正式发布。

查看日程

2019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发布
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于7月1-3日在海南博鳌举办。为了准确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在创新技术应用和前沿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关键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引导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加速突破,大会组委会邀请30余名全球权威专家学者成立大会科技委员会,组织开展“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工作。此次评选共征集了百余项创新技术,50余项前沿技术。经过最后评审,8项创新技术和8项前沿技术被评为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

查看入选技术,请点击这里

Automotive Innovation
《Automotive Innovation》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本顶级国际英文期刊,在中国汽车学术界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它是中国与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自创刊伊始,期刊就以建设世界一流期刊为目标,邀请来自全球高H指数顶级汽车专家担任编委,以SCI检索期刊的高标准确保论文水平和出版质量,基于Springer平台全球发行。截至现在,期刊已成功出刊5期,读者已涉及72个国家和地区。期刊已得到FISITA、其它国家SAE组织、部分知名学者的认可。例如,同济大学李理光、清华大学帅石金、北航徐向阳、吉林大学高振海、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Ferit Küçükay、加拿大滑铁卢大学Amir Khajepour等教授及团队,都已在期刊发表论文。所有发表的论文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体系内评优、评奖和申请项目,都视同SCI检索。
主编
李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
赵福全,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2018-2020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执行主编
马芳武,吉林大学教授,FISITA副主席

免费投稿及阅读
www.ChinaSAEJournal.com.cn
www.springer.com/42154

联系方式: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谷慧思女士
Tel: +86-10-50950101
Email: ghs@sae-china.org
Sponsored
Co-operated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