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无法正常浏览邮件,请点击这里
For the Newsletter in English,please click here
免费投稿及阅读>>
《Automotive Innovation》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与斯普林格联合出版并全球发行、反映汽车工程高学术水平和技术进展的国际性期刊。
本期《Automotive Innovation》通讯,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 编委风采: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赵华教授
2. 好文推荐:《Automotive Innovation》上关于NVH、电驱动等方面的4篇文章
3. China SAE近期动态:
   · 两篇论文获得Automotive Innovation Best Paper 2018
   · Intelligent Safety Conferenece 正在征集演讲摘要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签署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国际互认协议

赵华 教授
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工程与设计和理学学部副部长,先进动力及燃油研究中心主任;英国机械工程师学院 (IMechE) 动力系统及燃油专家委员会主席

研究方向
汽车发动机与燃油技术
简介及成果
赵华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现任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工程与设计和理学学部科研副部长、先进动力及燃油研究中心主任。
他从天津大学毕业后,赴英国留学。1989年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博士学位,1989—94年曾在剑桥大学和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工作。2002年聘为布鲁内尔大学终身教授,曾任机械和航空系主任,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动力系统及燃油专家委员会主任。2009年被授予高级科学博士(DSc), 美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FSAE)。海外杰青基金获得者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担任过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他多年以来从事先进发动机和燃油技术的研究。他在国际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350余篇,著书6本,获7项专利和6个奖,主持和完成了上千万英镑英国政府、企业和欧盟资助的科研课题,指导毕业了40多位博士生。他多年来积极推进国际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在英国,欧洲,日本,美国,中国,韩国的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做讲座,和国内外工业界有广泛的合作。






基于Modelica语言的电动汽车电池建模与仿真
论文作者:秦东晨 · 李建杰 · 王婷婷 · 张东明
电池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大多数电池模型都是基于电动汽车仿真的需要。为了准确地研究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本文通过分析电池的动态特性和对比不同阶次的电池模型,建立了一个改进等效电路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考虑了滞回电压的影响,并引入三阶RC网络用于更好地模拟电池内部的极化效应。通过充放电实验对电池的电动势、电阻、电容等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利用面向对象的多领域物理系统建模语言Modelica构建电池模型,并在MWorks仿真平台上实现了循环工况和整车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滞回电压的三阶RC网络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磷酸铁锂电池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与实测电压差值很小,最大误差为1.78%,平均误差为0.23%。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得到充分验证,可用于电动汽车后续多领域系统的统一建模与仿真。
关键词:电动汽车 · 磷酸铁锂电池· 滞回特性 · 等效电路模型 · Modelica
本文是郑州大学秦东晨教授及其团队开展的研究,引用词条如下:
Qin, D., Li, J.J., Wang T.T., 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ng a battery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modelica. Automot. Innova. 2(3): 169-177(2019)
阅读全文>>






基于python任意精度计算库的高阶Vold-Kalman滤波器数值实现
论文作者:葛林鹤 · 马芳武 · 史津竹 · 尹红彬 · 赵颖
Vold-Kalman阶次跟踪滤波器在各个领域的噪声阶次分析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双精度浮点数据类型精度有限,最多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五位,使得滤波器的阶数不能太高。因此,滤波器频率响应的通带不会非常平坦,而且速度测量偏差变大时将在阶次信号提取中产生更大的偏差。这种精度问题使得滤波器不可能使用较小的带宽,这将造成提取的阶次信号具有较大的噪声。本文采用python mpmath任意精度浮点运算库实现了一种高阶vold-kalman滤波器算法。基于该库,可以在需要时实现任意带宽和任意阶数的滤波器。该算法可以获得较窄的过渡带和较平坦的通带,即当速度信号的采样率远低于被测信号的采样率时,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滤波效果,并且使得从大带宽信号中提取窄带信号成为可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双精度数据类型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滤波效果、更好的频率选择性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噪声阶次分析 · Vold-Kalman滤波器 · 任意精度浮点数算法
本文是吉林大学马芳武教授及其团队开展的研究,引用词条如下:
Ge, L.H., Ma, F.W., Shi, J.Z., et al.: Numerical implementation of high-order Vold–Kalman filter using python arbitrary-precision arithmetic library. Automot. Innova. 2(3): 178-189(2019)
阅读全文>>






电动汽车多挡变速器换挡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与测试
论文作者:田丰 · 隋立起 · 曾远帆 · 李波 · 周星月 · 王立军 · 陈红旭
电动汽车的性能受多挡变速器的换挡品质影响。实现双目标跟踪换挡控制需要变速器控制器(TCU)准确测量和调理变速器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并精确控制驱动电机扭矩和换挡电机位置。为了符合以上设计要求,本文设计了电动汽车专用TCU,其功能模块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换挡位置信号采样电路,转速和角度信号调理电路,控制器局域网通信电路以及换挡电机驱动电路。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表明,TCU设计方案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并能协调换挡执行机构和电机控制器的动作,在路试之前实现快速、平稳换挡,换挡过程的动力中断时间在350毫秒内。TCU设计的可靠性在15万公里的车辆道路测试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电动汽车 · 变速器控制器 · 多挡变速箱 · 双目标跟踪控制 · 硬件设计 · 换挡控制
本文是清华大学陈红旭博士及其团队开展的研究,引用词条如下:
Tian, F., Sui, L.Q., Zeng, Y.F., et al.: Hardware design and test of a gear‑shifting control system of a multi‑gear transmiss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Automot. Innova. 2(3): 212-222(2019)
阅读全文>>






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DHT)方案优选方法
论文作者:李琳 · 陈海军 · 费里特.库曲凯
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DHT)的多样性对其方案的选型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从众多的可能方案中挑选出最优的DHT方案,我们以成熟的传统变速器的优选方法为基础,开发出了针对于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的优选工具。首先,针对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中的传统功能,例如发动机直驱等,优选工具生成不同的变速器结构。针对每种结构,优选工具在变速器内嵌入一个或多个电机,以实现混合动力功能,包括电机辅助驱动、无极变速驾驶(eCVT)、纯电动驾驶等。在方案生成的过程中,方案的数量成指数增长。优选工具在此过程中会从不同方面对已生成的方案进行逐一评估,包括结构的可用性、实现的驾驶模式、驾驶性及各个变速器部件上的载荷。本文以行星齿轮组结构的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为例展示了方案优选的方法,并从1200亿个可能方案选出了最优的5个方案。
关键词: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 · 变速器设计 · 方案优选 · 结构评估
本文是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库曲凯教授及其团队开展的研究,引用词条如下:
Li, L., Chen, H.J., Küçükay, F.: Systematic synthesis of 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 Automot. Innov. 2(3), 231-239 (2019)
阅读全文>>
两篇论文获得Automotive Innovation Best Paper 2018


为加大优秀科研成果的传播力度,表彰优秀的论文作者,鼓励汽车科技工作者将优秀科研成果发表在《Automotive Innovation》上,期刊组织了Automotive Innovation Best Paper 2018的评选,并于10月24日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获奖论文为同济大学李理光教授团队的《CO2 Reduction Request and Future High-Efficiency Zero-Emission Argon Power Cycle Engine》和滑铁卢大学Amir教授 团队的《Design of a Regenerative Auxiliary Power System for Service Vehicles》


Intelligent Safety Conferenece 正在征集演讲摘要


为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创办FISITA Intelligent Safety Conference China (ISC),每年在中国举办。ISC聚集世界一流专家,探讨未来智能安全的发展,是汽车界智能安全新技术的国际交流平台。
征集演讲摘要:
ISC 2020面向行业专家、高校教授、SCI发表论文作者等征集英文摘要,所征摘要将根据评审意见,择优邀请到会演讲。
征集主题包括:
自动驾驶安全性分析,测试与评价技术;汽车智能安全标准法规;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系统架构设计(软件和硬件系统)
如何投稿?
截止日期:2020年1月15日
访问www.fisita.com/isc 在线投稿
联系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辑部 陆丽俐,李冬
电话:010-50950036/27
邮箱:lll@sae-china.org; lidong@sae-china.org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签署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国际互认协议


10月2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hinaSAE)与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在上海共同签署汽车工程师工程能力标准国际互认协议,汽车工程师工程能力标准国际实质等效互认工作全面启动。未来,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工程师能力国际互认专家委员会将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为基础,制定国际汽车工程师能力认证标准。这一工作表明中国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以及中国汽车工程师们的工程能力得到了世界认可,同时也意味着通过FISITA的全球平台,跨国家、跨地区、跨文化的工程师工程能力共同互认实现突破,这将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为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球一体化发挥作用。

Automotive Innovation
《Automotive Innovation》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本顶级国际英文期刊,在中国汽车学术界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它是中国与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自创刊伊始,期刊就以建设世界一流期刊为目标,邀请来自全球高H指数顶级汽车专家担任编委,以SCI检索期刊的高标准确保论文水平和出版质量,基于Springer平台全球发行。截至现在,期刊已成功出刊7期,读者已涉及72个国家和地区。期刊已得到FISITA、其它国家SAE组织、部分知名学者的认可。例如,同济大学李理光、清华大学帅石金、北航徐向阳、吉林大学高振海、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Ferit Küçükay、加拿大滑铁卢大学Amir Khajepour等教授及团队,都已在期刊发表论文。所有发表的论文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体系内评优、评奖和申请项目,都视同SCI检索。
主编
李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
赵福全,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2018-2020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执行主编
马芳武,吉林大学教授,FISITA副主席

免费投稿及阅读
www.ChinaSAEJournal.com.cn
www.springer.com/42154

联系方式: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谷慧思女士
Tel: +86-10-50950101
Email: ghs@sae-china.org
Sponsored by
Published by